
服務網點
梧州市學旺白蟻防治中心
地 址:廣西梧州市西環路17號
(西環路加油站斜對面)
聯系人:廖學旺
手 機:134 7148 2839
傳 真:0774-2029898
郵 箱: [email protected]
網 站:http://www.917773.tw
上百度搜索:梧州白蟻防治公司
賀州市分公司
地 址:賀州市農業研究院對面
聯系人:廖生
手 機:185 0774 4839
蒼 梧 縣 辦 事 處
地 址: 龍城路166號
聯系人:聶旭強
手 機:134 7143 6869
梧 州 旺 甫 服 務 站
地 址:思良路23號
聯系人:譚清梅
手 機:133 2164 0508
南寧市分公司
地址:南寧市青秀區園湖路7號
聯系人:陳生
手機:18070663433
貴港市分公司
地址:金港大道153號
聯系人:廖經理
手 機:134 7148 2839
百色市分公司
地址:百色右江區江鳳路
聯系人:廖經理
手 機:134 7148 2839
廣東肇慶市分公司
地址:肇慶市封開縣府前路3號
聯系人:廖經理
手 機:134 7148 2839
堤壩白蟻防治技術規程
堤壩白蟻防治技術規程
總 則
1.0.1 依據《大壩平安治理條例》、《河流平安治理條例》的要求,為包管堤壩平安,標準堤壩白蟻防治任務,到達有用防治目標特制訂本規程。
1.0.2 本規程合用于存在白蟻風險區新建和運轉期的水庫土壩、土質堤防。其它土方工程,可參照執行。
1.0.3 白蟻防治準則:
1 包管工程的平安;
2 不污染情況;
3 防治偏重,量體裁衣,綜合管理;
4 增強防治技能科研任務。
1.0.4 堤壩白蟻防治除契合本規程外,還應契合國度現行有關規范的規則。
檢 查
2.1.1 堤壩反省的局限,為堤壩及其周邊區域
2.1.2 堤壩蟻源區反省的局限
2.2 反省工夫
2.2.1 增強日常反省,把反省白蟻作為堤壩工程治理的主要內容。
2.2.2 大中型水庫土壩和重點土質堤防在每年春季和秋季的白蟻外出運動頂峰期每一個月反省必需不少于一次。
2.3 反省內容
2.3.1 直接察看,發現堤壩漏水、濕坡、管涌、跌窩等景象必需判別能否因白蟻隱患惹起的。
2.3.2 察看白蟻外出運動時留下的陳跡,初步判別風險堤壩的蟻種。
2.3.3 察看白蟻算出運動時留下的泥被、泥線在堤壩及平臺堤腳的散布密度、分群孔呈現的數目和真菌指示物等,綜合剖析工程蒙受白蟻風險的水平。
2.4 反省辦法
2.4.1 直接查找,在堤壩坡上及其蟻源區內查找泥被線、分群孔和真菌指示物,常常尋覓堤壩上白蟻喜食物里有否白蟻在運動或運動時留下的陳跡。
2.4.2 誘惑法
1 設誘惑坑。在大壩背水坡、堤防表里坡挖長約50cm、寬40cm、深30cm的坑,把餌料置放在坑內。
2 設誘惑堆。把餌料直接放在大壩背水坡、堤防表里坡的外表,用土塊或石塊壓好。
3 設誘惑樁。用白蟻喜食的帶皮木樁,一端削尖,直接刺進堤壩內。
2.4.3 使用儀器探測堤壩白蟻新技能。
2.5 現場標志與記載
2.5.1 在有白蟻運動陳跡的地位作好分明的標志。
2.5.2 把反省的工夫、天氣前提、地表特征等狀況注銷在現場反省記載表中。
預 防
3.1 建立期白蟻的預防
3.1.1 新建堤壩工程時,必需將白蟻防治列入工程建立的內容,施工時必需對根底及周邊的白蟻進行反省和處置。
3.1.2 堤壩工程擴建或除險加固時,必需對原堤壩工程內的白蟻隱患進行反省和處置。
3.1.3 改動堤壩表層泥土的理化性質。采用生石灰在大壩兩頭與山坡接頭處,從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倒濾層以上修建2米深的防蟻墻。土灰比為9:1。
使用煤渣或粗砂在大壩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倒濾層以或堤防表里坡修建20cm厚的防蟻層。
3.2 運轉期白蟻的預防
3.2.1 每年堤壩拆蟻分群時節在堤壩上及其蟻源區尋覓分群孔,把長翅繁衍蟻祛除在分群之前;把堤壩坡上剛脫翅的繁衍蟻祛除在挖洞營巢之前。
3.2.2 在堤壩白蟻分群時節里,除非凡狀況外,堤壩制止開燈。
3.2.3 維護和應用白蟻的天敵。
3.2.4 整治堤壩情況。制止在堤壩上堆放木材和柴草,常常消弭堤壩上和周邊白蟻喜食的食物。
滅 治
4.1.1 釣餌劑類型
采用經有關威望部分判定的低毒、環保型釣餌劑。
4.1.2 投藥工夫
宜選擇陰天或好天的早、晚進行。
4.1.3 投藥辦法
1 泥被、泥線投藥。在有白蟻運動的泥被、泥線邊緣置放釣餌條,蓋上,用土壤封密。
2 分群孔投藥。挑開分群孔的孔突,放進釣餌劑封密。
3 蟻道投藥。如蟻道較大,則直接把釣餌劑放進去封密。若蟻道較小可把釣餌劑放在蟻道口蓋上封密。
4 誘惑法投藥。用設堆法誘惑到白蟻后,把釣餌劑直接放進堆里。
4.1.4 白蟻滅殺后,對能夠對工程形成風險的成年蟻巢、蟻道必需進行徹底處置。
4.2 挖巢法
4.2.1 蟻道確定
采用沿分群孔追挖,挖除有白蟻運動的小樹頭跟蹤白蟻去向,從白蟻運動的陳跡和誘惑法等追蹤找蟻路。當呈現叉路或多條蟻道時,蟻道口徑大、拱高、工蟻和兵蟻運動頻頻,兵蟻比例多,酸腥昧濃,蟻道口封鎖速度快,普通是通往主巢的蟻道。
4.2.2 巢位確定
1 使用黑翅土白蟻分群孔散布圖象判別巢位。
2 使用真菌指示物判別巢位。找到雞叢菌,巢區就在其下方;找到三踏菌,主蟻巢就在其局限內;找到炭棒菌,滅亡的蟻巢就在其下方。
3 使用錐探找蟻巢。在壩長進行錐探,依據錐探進程的吊錐感判別蟻巢。
4.2.3 取巢要求
在挖取蟻巢時,必需延續追挖,直至抓到蟻后,祛除殘存白蟻。關于蟻道、蟻巢必需實時處置。
4.2.4 在汛期和能夠風險到堤壩平安時不宜采用挖巢法。
4.3 熏煙法
4.3.1 煙劑類型:
1 藥物煙劑。
2 無藥煙劑。
4.3.2 煙劑配制
煙劑的裝備可采用如下配制:
1 藥物煙劑的配制
按苦樹皮20%,硝酸銨33%,氯酸銨5%,木屑10%,黃土31.5%,高錳酸鉀0.5%的比例,將苦樹皮、硝酸銨、氯酸銨、木屑、黃土曬干破碎摧毀過篩充沛拌勻。
2 無藥煙劑的配制
按土壤20%,木屑40%,氯酸鉀40%的比例,將土壤和木屑曬干過篩。充沛拌勻。
4.3.3 熏煙辦法。
將煙劑裝入熏煙器,安好導火線,把輸煙管放進主蟻道密封嚴密,點然導火線,使煙霧充溢菌圃腔主巢。
4.3.4 煙熏后的巢腔、蟻道,必需進行處置。
4.4 灌漿法
4.4.1 蟻道灌漿
從找到的口徑2厘米以上的蟻道灌進藥物泥漿。假如蟻道較多時,先灌下扎且較大和上方的蟻道,后灌平行和下方的蟻道。
4.4.2 鉆孔灌漿。
1 布孔。在堤壩上巢區局限內按梅花狀布孔,孔距可采用1.0米-1.5米。
2 鉆孔。采用機械鉆和人工鋼錐造孔。
3 灌漿。采用低壓、充填式灌漿。
4 依據國度和有關部委制訂的相關規范進行灌漿。
驗 收
5.1 驗收應具有的前提
5.1.1 工程建立期驗收的前提。
1 新建工程和擴建、除險加固工程在清基前必需由熟習白蟻防治任務人員到現場反省察看,提出蟻患,有處置辦法并進行處置。
2 清基完畢后,經反省末發現蟻患,并供應專題申報。
5.1.2 工程運轉期驗收據件。
1 延續三年以上有用的滅治,經反省察看白蟻運動獲得有用節制。
2 堤壩工程治理情況優越,大中型水庫和主要堤防工程治理單元裝備經培訓或自學、具有白蟻防治專業常識的專職或兼職的防治人員一人以上。
3 供應的驗收材料齊備。
5.2 驗收方法
5.2.1 由堤壩治理單元向上級主管機關提出驗收請求,并供應白蟻防治有關材料。
5.2.2 上級主管機關依據堤壩工程治理單元提出的請求,成立由有關指導和白蟻防治技能人員構成的3人以上的驗收小組并組織驗收。
5.2.3 驗收小構成員聽取報告請示、審議材料、檢查現場。
5.2.4 驗收紀要由小組評論經過,由上級主管機關下文確認。
5.3 材料歸檔
5.3.1 堤壩工程治理單元應對積年的反省察看記載、防治任務總結、驗收材料等正式歸檔。妥帖保管。
名詞簡述
1 泥被、泥線
泥被、泥線是堤壩白蟻在外出運動時,工蟻從堤壩內搬出平均小土粒加上它的唾液制成薄層泥皮,厚度1mm左右,掩蓋在取食物上或土面上。泥被成片,泥線成條。
2 分群孔
分群孔是堤壩白蟻巢內發育成熟的長翅繁衍蟻,在分群時節里,從巢內爬出地上,進行移殖分飛專用的孔道。其外形因蟻種而別。黑翅土白蟻筑成凸出地上出現圓錐形的新小土堆,一個群體的分群孔,少則三、五個,多則十幾個或幾十個,甚至達百個以上。黃翅大白蟻的分群孔出現半月形凹下于地上。
3 待飛室
待飛室又稱候飛室,分群孔內有開闊為扁形一拱底平的小空腔,是分群孔與主道之間的通道,可包容一局部發育成熟的長翅繁衍蟻,是它分飛前臨時逗留的場合。
4 苗圃
苗圃為質輕、多孔海棉狀的松散組織。因為蟻種的分歧,其型狀也有差別,黑翅土白蟻蟻巢里苗圃數目多,為半球形,苗圃孔為圓形。黃翅大白蟻蟻巢數目比黑翅土白蟻少,其外形成不規矩的塊狀,苗圃孔為長形。苗圃是堤壩白蟻蟻巢的主體,既是白蟻的“糧食”,又是白蟻寓居的高層多孔修建物,是蟻巢內溫度、濕度的調理器。
5 雞叢菌
雞叢菌為白蟻傘屬,生涯在土棲白蟻苗圃里,與白蟻共生,它在高溫、高濕天氣首要前提下菌絲穿過土層長出地上的子實體,稱為雞叢菌。發展于少腔巢的活蟻巢上。發展期為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雞叢菌為傘形,單生或叢生,菌蓋直徑大,可達十幾cm,菌蓋中心凸起,外表為灰褐色。菌柄肥大堅實,圓形或稍扁,白色實心。
6 三踏菌
三踏菌是白蟻傘屬的另一種傘菌、發展在成熟蟻巢的真菌里,它的形狀與雞叢菌類似,但菌蓋直徑普通在10cm以下,菌柄纖細。發展方法為一次長出。發展期為每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
7 雞叢花
雞叢花是白蟻傘屬的一種小型傘菌。菌蓋灰白色,直徑1-2cm,中部尖。菌柄白色,頎長,發展期每年7-8月間。群生,每群數朵至上百朵,發展于蟻道上。
8 鹿角菌
鹿角菌,又叫炭棒菌,地炭棍等,為鹿角屬的一種鹿角狀真菌子實體。呈叢狀散布。發展期為每年5月至10月間。它是滅亡巢的指示物。地表鹿角菌散布面積越大,地下巢區的局限也越廣,蟻巢的地位越深。
9 風險堤壩的首要蟻種
依據有關材料報道,當前已知風險堤壩的首要蟻種為白蟻科大白蟻亞科土白蟻屬中的黑翅土白蟻和大白蟻屬中的黃翅大白蟻。